學校簡介
中央民族大學是國家民委、教育部、北京市共建高校。學校前身為1941年成立的延安民族學院。新中國成立后,經中央政府批準,1951年在北京成立中央民族學院,1993年11月更名為中央民族大學;1999年、2004年學校先后進入國家“211工程”和“985工程”;2017年進入“雙一流”建設A類高校行列。經過70多年的發展建設和幾代人的不懈努力,學校已經成為踐行政治立校的重要高地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陣地、培養各民族優秀人才的重要基地、民族理論政策研究的重要基地、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基地。
學校推進“開放辦校”戰略,堅持“著眼全球、開放共享”,不斷完善全球戰略合作布局,實施“海外戰略合作伙伴計劃”“世界一流大學學科伙伴計劃”等,與46個國家和地區的200余所大學和科研機構在人才培養、科學研究、服務社會、文化交流等方面建立了緊密且務實的合作關系,彼此間相互啟發、分享經驗、團結協作、共同進步,構筑了開放、共享、包容的教育國際合作交流新格局。
學校將致力于傳承“美美與共”理念,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全球勝任力的高素質人才,參與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課題,促進中外人文交流,增進文明交流互鑒,建設更具特色活力和更有競爭力的高水平、國際化人才培養基地,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多力量、展現更大作為、追求新的卓越。
項目介紹
中國(教育部)留學服務中心~出國留學培訓項目戰略合作伙伴
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、對于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,主動服務國家高素質人才培養戰略,中國(教育部)留學服務中心與中央民族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,共同開展出國留學培訓項目。項目旨在依托中央民族大學優質的教學資源,為我國學生順利出國留學提供系統的培訓和全方位的服務,為廣大有留學意愿的學生提供一條安全、可靠的留學渠道,實現“平安留學、健康留學、文明留學、成功留學”。
中央民族大學借鑒全球大學優質的教育資源和教學模式,依托中國(教育部)留學服務中心優質海外高校合作資源,開展“2+2國際本科”項目。該項目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、通曉國際規則、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競爭的國際化人才為目標,支持多國度、多專業、多形式、多層次的升學路徑。學生在中央民族大學學習2年語言課程及專業課程,外語成績合格且符合相應國外大學錄取條件后,赴國外大學再進行2年學習,成績合格可取得中外認可的國外大學本科學士學位。中國(教育部)留學服務中心對符合條件的學生所獲學位證書予以認證。
學業規劃
第一、二年
學生在中央民族大學學習英語強化課程、大學通識課程、及部分可獲外方院校認定的專業基礎課程。
第三、四年
符合國外大學入學要求的學生赴國外合作大學學習,攻讀學位課程,成績合格可獲得國外大學的學士學位。
專業與學費
證書頒發及認證
學生順利完成國內2年及國外2年課程,可獲國外大學本科學士學位證書。學生所獲得的學士學位與國外大學本土學生所獲學位完全一致,可申請中國(教育部)留學服務中心學歷學位認證。畢業生可辦理留學人員回國工作就業報到證,并享受留學歸國人員的各項待遇和優惠政策。
合作院校
截止2025年初,中央民族大學已與英國、美國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亞、意大利、新西蘭、新加坡等國家的40余所高校建立了升學合作,學生在校完成國內學業后,可根據自己的意愿及合作大學的入學要求,自主選擇就讀與我校簽訂正式協議的合作大學及合作專業。
項目優勢
權威辦學 官方認證
中央民族大學為中國(教育部)留學服務中心戰略合作伙伴。學生入學后即在中國(教育部)留學服務中心備案。學生出國留學院校均為我國教育部認可的正規大學,學生畢業后可獲留學院校學士學位,并可繼續申請碩士階段學習。所獲學士學位及碩士學位可申請中國(教育部)留學服務中心認證。
優勢專業 學貫中西
中央民族大學先后進入國家“211工程”“985工程”“雙一流”建設A類高校行列,具有頂尖學科優勢,其中經濟學、財務管理、計算機科學與技術、新聞學、美術學、音樂學等均為國家級“一流本科專業”。“2+2國際本科”項目立足民大優勢專業,與國外知名大學進行教學融合,聯合培養學貫中西的國際化人才。
巍巍學府 師資卓著
中央民族大學現有三個校區,“一校三址”的辦學格局開啟學校跨越式發展新的征程。學生食宿、教學活動由中央民族大學統一管理。教學師資以本校各學院抽調的精英教師為主,引導學生循序漸進提升能力,逐步適應國際授課方式。
特色鮮明 開放包容
中央民族大學秉承“美美與共,知行合一”校訓,來自中國56個民族和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師生齊聚一起,使學校成為多元文化集聚、交匯、交融之地。校園氛圍開放包容,辦學特色鮮明,培養過程注重滿足學生全方位文化需求,為學生營造和諧共融、奮發向上的文化氛圍。
招生對象
應往屆高中畢業生及同等學力學生。